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话题一 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这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1)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话题二  品牌是国家形象的名片
在现实生活中,提到奔驰轿车,人们会想到德国制造业的高品质;提到海尔电器,人们就会联想到中国商品的高性价比....知名品牌不仅能使企业盈利,而且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这表明企业知名品牌在提升国家形象中具有独特作用。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企业应如何打造知名品牌?并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知识说明打造企业知名品牌对提升国家形象的作用。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技的作用和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2012年10月11日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给莫言的评价:一个文风魔幻现实主义、满是乡土气息、融汇历史和现实的作家。莫言的魔幻不仅来自西方现代主义,也来自中国古典文学。莫言曾经自称为“妖精现实主义”。《生死疲劳》、《酒国》里的妖魔鬼怪,与《西游记》、《聊斋志异》的古典传统是密不可分的。
莫言获奖,除在国内掀起一股莫言热外,国际上也许多国家也争抢莫言作品的翻译权。在莫言的作品得到世界各国关注同时,中国的其他作家及其作品也引起许多国家读者的兴趣。
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要想有更多的中国作家和作品走向世界,莫言的成功给我国的文学创作有哪些启示?

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组织数百名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探讨,先后发表了四个气候评估报告。1990年报告称“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1995年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被检测出来”;2001年报告认为,“新的更强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察到的大部分气候变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2007年报告强调“人类活动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并将这种可能性从2001年的约66%提升到90%以上。
结合“气候评估报告”关于地球变暖原因的描述,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些学生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忽视思想道德修养,学生之中“考试作弊”“乱扔垃圾”“攀比名牌”等现象还普遍存在;同时一些家长也存在只重视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对孩子思想道德的教育的现状。某中学高二学生决定围绕“提高文化和道德修养,提升校园文化水平”这个主题开展班团活动如果你要发言,联系材料请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知识,拟定一份发言提纲谈中学生提高文化和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措施。

中央组织部决定,用五年时间选聘十万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2012年以来,辽宁某地结合工作实际着力打造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新“引擎”。一些大学生村官凭借工作热情、现代经营理念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引导农民实行现代农业耕作技术改造,培养农民良好的市场经济观念,引导农民进行各种改革模式的探索,为农民搭建通向市场的平台和渠道。
结合材料,用唯物论的知识回答,如何才能提高大学生村官活动的实效?

材料一:60周年国庆盛典,60辆彩车组成了一道流动的风景线,揭示了共同的主题: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展现了60年来各行各业和各省市取得的伟大成就。每辆车特色鲜明,沿海省市传递领先、腾飞的信息,如“腾飞上海”以及广东的“领潮争先”;中西部省份打资源和特色牌,如“多彩贵州”、“彩云之南”等。
材料二:60辆彩车展示了独特而浓厚的历史文化:北京彩车名为“北京之歌”,以天坛、长城、故宫大门等为主体形象;陕西彩车名为“三秦新韵”,展示了威武的秦兵马俑,甘肃彩车名“盛世华章”,以敦煌飞天为造型彰显甘肃独特的历史文化。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联系材料一,回答彩车的设计体现了唯物论的哪些道理?
(2)联系材料二,分析为什么各省市的彩车显示了独特而深刻的历史文化?这些民族文化又如何汇合成中华文化,并指出它具有哪些特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