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后经过新政府的谈判,这一税率提高至75%、20%、80%等14个等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该新政府是
A. | 南京临时政府 | B. | 北洋政府 | C. | 南京国民政府 | D. | 重庆政府 |
英国《金融时报》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1992年创业高潮的原因之一是
A.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 B.开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C.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 D.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
商业广告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度很活跃,1953年以后业务骤减,日益萎缩,直至“文化大革命”时期广告事业发展陷于空白。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采取限制措施 | B.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
C.国家经济体制影响 | D.商品直销方式主导 |
下图反映了19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情况。该图示()
A.体现了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趋势 |
B.表明了农民在生产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
C.揭示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本质要求 |
D.罗列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
【改编】据《解放日报》载,“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配备了’!”这种情况
A.促进了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
B.体现了抗战时期美国的对华援助 |
C.与解放战争时期《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署有关 |
D.反映出改革开放后外贸发展对中国民众的影响 |
【改编】据统计,1921年中国的棉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接近棉花产地和销售地的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这实质上反映了民族工业
A.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 B.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 |
C.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特征 | D.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