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斯密的劳动价值论相比较,李嘉图理论的进步性表现在
①纠正了斯密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以有交换价值的观点
②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来决定
③意识到商品生产过程中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
④意识到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区别
|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将镜头定格在平凡的小人物身上,以开放的创造精神与自觉的文化态度促成了“舶来品”的华丽转身。《中国达人秀》的成功启示我们
①借鉴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③进行文化创新应考虑到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
④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12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的记者会上,引用汉朝黄石公《素书》中的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进行开场讲话,表示将在最后一年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永远和人民在一起。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
| A.温总理正确把握了传统文化创新的根基 |
| 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
| C.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
|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微博打假、微博寻人、微博求职、微博营销、微博论政……技术发展带来了新变化,这说明
|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 B.传媒的变化推动了文化的共享 |
| C.文化发展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 D.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实践的要求 |
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2020年我国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3.5年等等,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这说明
①教育是立国之本,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③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④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2012年4月1日至4月8日,福建迎来台胞返乡祭祖潮,彰显了两岸同胞“青山一道共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共同情感。实际上不管是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还是在其他国家的华人,每到清明都会祭祖扫墓。这说明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
| B.这是对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展 |
| C.传统习俗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
| D.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