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自2001年广东省发生一系列“瘦肉精”中毒事件以来,“瘦肉精”引起了国家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国家迅速采取一列措施并制定《兽药法》等有关的法律。2011年3月,央视再次报道在饲料非法添加“瘦肉精”。 针对央视3·15特别行动报道的“瘦肉精”猪肉事件,商务部督导组立即赴河南督察,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也相继发出紧急通知:严查瘦肉精,严防瘦肉精用于食品生产。同时,农业部等九部门联手启动为期一年的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对于此事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双汇集团深表歉意,并责令相关公司停产自查,积极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开展对此次事件所涉及的各个环节的全面检查,进一步强化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控制力,确保食品安全。河南省对涉嫌失职、渎职的公职人员进行了免职、停职开除公职、刑事拘留等严肃处理。
(1)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企业、消费者、国家为什么都要重视产品质量?(6分)
(2)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如何解决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6分)
当前我国松花江、淮河、巢湖流域和太湖流域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污染防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2008年4月1日,全国环境保护部联席会议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会议在哈尔滨召开。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指出,有关部门和地方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目标如期实现。中国今年将开展松花江水污染防治“753”专项行动。即强化7个重点城市污染防治工作,狠抓5条重点河流的综合整治和环境监管,重点开展3个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检查,确保群众饮水安全。淮河、巢湖一直是国家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4月10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安徽调研时强调,要正确处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积极采取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治污项目建设,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强化环保执法监察,加大环评支持力度,加大资金倾斜力度,增加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资,加大水污染防治技术研发、推进环境经济政策创新等一系列对策措施,支持安徽淮河段、巢湖水污染防治,使环境污染加剧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确保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联系材料说明,国家在松花江、淮河、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过程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
梁子湖是湖北第二大淡水湖,面积42万亩。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从事湖泊渔业生产的人骤然增加。武汉梁子湖也因此被个体户和企业分割,湖面围栏密布,围栏中草鱼、青鱼、螃蟹高密度养殖,导致水草、虾、螺等野生资源迅速消失。这些渔业企业为了追求效益,大量投放人工饵料和化肥,一湖清水变成了浊水,连鱼虾都捞不着。渔民们怨声载道、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面对这种情况,湖北省推动相关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关停污染企业,减少对湖泊的废水排放。鄂州环保部门还通过对渔场养殖品种的调整,减少投放鱼苗和螃蟹,采取轮休轮养以及禁渔期等方法,使得水草得到间歇性的修养和恢复。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湖北鄂州市政府做法的合理性。
【背景材料】
表一、我国人均资源和世界平均水平比较表
资源 |
水 |
耕地 |
石油 |
天然气 |
铁矿石 |
45种矿产 |
我国人均占世界平均水平 |
25% |
40% |
11% |
4.5% |
16.5% |
50% |
表二、我国单位GDP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情况比较表
内容 目标 |
单位GDP能耗 |
二氧化硫排放量 |
化学需氧排放量 |
十一五”规划 |
下降20%,每年降4% |
下降10%,每年下降2% |
下降10%,每年下降2% |
2006年 |
1.21吨标准煤 |
2594万吨 |
1431万吨 |
比上年实际增减 |
下降1.23% |
增长1.8% |
增长1.2% |
2007上半年 |
下降2.78% |
减少0.6% |
减少0.5% |
(1)、表一、表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上述现象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危害。
(3)、试说明我国政府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的政治学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2008年冬到2009年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8个省市遭遇50年来的特大旱灾,受面积达1.57亩。
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拔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救灾,取得显著成果。
材料二
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
材料三
以往,有些干旱地区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浸灌抗旱,加剧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断流;有些干旱地区却发展诸如高尔夫球场、造纸厂等高耗水型产业,造成雪上加霜;有些地区采取人工增雨作业,但受雨云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干旱问题;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来得缺位,只能靠天吃饭。
(1)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抗旱工作。
(2)运用相关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协调水资源利用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政府为什么必须承担抗旱救灾的职责?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在抗旱救灾中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
(4)结合材料,说明在抗旱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方针。各地区要强化扶持政策,加快落实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提高全社会节粮意识,强化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节粮措施。加强粮食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为改善全球粮食供给作出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有关哲学知识,简要说明如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