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1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图2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发生图1所示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

突发地震 坡度较大的山地 连降暴雨 地表堆积物较多

2.图2所示的四处房屋,阳光射入时间最长,且受图1所示地质灾害威胁最小的是

a b c d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12月10日晚上九点二十分,在太空飞行了九天的嫦娥三号飞船,再次成功变轨,从100公里×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降低到近月点15公里、远月点100公里的椭圆轨道。这也是嫦娥三号预定的月面着陆准备轨道。这次变轨,是“嫦娥登月”前的最后一次轨道调整。12月14号,嫦娥三号就将实施月面软着陆。15号,嫦娥三号将释放国产“玉兔”号月球车。这将是我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的软着陆和巡视勘探,同时也是1976年后人类探测器首次的落月探测。据此回答下题。
“嫦娥登月”前的最后一次轨道调整时,希腊雅典(东3区)的天文爱好者在电视中看到该实况的时间是

A.次日17时 B.次日凌晨1时 C.4时 20分 D.16时20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教授高莉娟博士认为,这一政策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是适应人口发展新形势、合乎民意的重大举措。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A.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B.15~64岁人口比重有所下降
C.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D.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图乙中,能够反映我国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

下图为某山地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中信息判断,下面有关该山地的正确叙述是

A.常年受东南信风控制 B.东坡积雪冰川带范围比西坡大
C.所在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 D.西坡自然带更丰富

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西坡山麓最可能分布的自然带是

A.落叶阔叶林带 B.针叶林带 C.常绿硬叶林带 D.雨林带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三地的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b、c、d表示的主导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侵蚀作用、风力搬运作用、流水搬运作用、流水堆积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风力侵蚀作用、流水搬运作用、风力搬运作用
C.风力搬运作用、流水堆积作用、风力侵蚀作用、流水搬运作用
D.流水搬运作用、风力搬运作用、流水堆积作用、风力侵蚀作用

以下现象,属于C过程的有
①沙尘暴②水土流失③泥石流④土地沙漠化 ⑤河水带走泥沙 ⑥山体滑坡、崩塌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读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图中①处河谷成因的正确叙述是

A.断层带岩层破碎易受侵蚀形成 B.岩层向下断陷形成
C.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形成 D.岩浆的侵入活动形成

图示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不能确定的是

A.褶皱运动、外力侵蚀 B.岩浆侵入作用、断层作用
C.水平拉伸作用、岩浆喷出作用 D.搬运作用、堆积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