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
A. |
a→c→b→d |
B. |
b→c→d→a |
C. |
c→b→d→a |
D. |
d→a→c→b |
2.据图的四幅天气判断,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
A. |
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 |
B. |
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 |
C. |
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 |
D. |
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 |
该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甲处有一自南向北的河流,西岸冲刷较重。某日北京时间18:50时,该地旗杆影子缩为一个点。读图回答问题。有关该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非洲地中海沿岸 | B.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
C.盛行风为东北风 | D.可能为热带荒漠景观 |
图示地区中
A.甲处构造为典型的储油构造 |
B.乙处钻探到的岩层最复杂 |
C.丙处钻井可能发现变质岩 |
D.丁处地下铁矿体形成时间比断层晚 |
自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据此完成问题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
A.劳动力价格较低 | B.技术水平较高 |
C.消费市场较广 | D.资金较雄厚 |
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廉价劳动力 | B.交通运输 |
C.研发能力 | D.环境质量 |
甲国边境工业区的发展,提高了
A.乙国的劳动生产率 | B.甲国的环境质量 |
C.乙国的就业率 | D.甲国的城镇化水平 |
该图为世界某区域轮廓图,图中虚线MN为晨昏线。此时乙岛东北部降水量大于西南部,读图完成题目。此日,图中A港的日出地方时大约为
A.6时20分 | B.5时20分 |
C.5时40分 | D.6时40分 |
甲地区商品率较低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 B.混合农业 |
C.大牧场放牧业 | D.商品谷物农业 |
此日,乙岛居民观察到的日出方位是
A.东北 | B.东南 | C.正北 | D.西南 |
读该图(图中河流都是北岸冲刷严重),回答问题:甲、乙、丙三图所在的半球及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甲位于北半球,属于地中海气候 |
B.乙位于南半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
C.丙位于南半球,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
D.乙、丙分别是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
当丙图中湖面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 B.乙地盛行西北风 |
C.丙地盛行西北风 | D.乙地高温多雨 |
读①②③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问题。
地区 |
种植业比重 |
畜牧业比重 |
商品率 |
投入劳动力数量 |
① |
86% |
14% |
20% |
多 |
② |
45% |
55% |
90% |
少 |
③ |
8% |
92% |
89% |
少 |
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季风水田农业 | B.混合农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种植园农业 |
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A.刚果盆地 | B.四川盆地 | C.大自流盆地 | D.墨累—达令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