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元素
、
、
、
、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元素 与元素 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 |
B. |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 |
C. | 离子 和 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 |
D. | 元素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 的强 |
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
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
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 |
移动
已知乙炔与苯蒸气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
①2C2H2(g)+5O2(g)=4CO2(g)+2H2O(l)
ΔH=-2 600 kJ·mol-1
②2C6H6(g)+15O2(g)=12CO2(g)+6H2O(l)
ΔH=-6 590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mol C2H2(g)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热大于2 600 kJ |
B.2 mol C6H6(l)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大于6 590 kJ |
C.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C2H2(g)与C6H6(g)完全燃烧,C6H6(g)放热更多 |
D.C2H2(g)三聚生成C6H6(g)的过程属于放热反应 |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1<Q2的是()
A.CH4(g)+2O2(g)=CO2(g)+2H2O(g) ΔH=-Q1 kJ·mol-1 CH4(g)+3/2O2(g)=CO(g)+2H2O(g) ΔH=-Q2 kJ·mol-1 |
B.S(g)+O2(g)=SO2(g) ΔH=-Q1 kJ·mol-1 S(s)+O2(g)=SO2(g) ΔH=-Q2 kJ·mol-1 |
C.H2(g)+Br2(g)=2HBr(g) ΔH=-Q1 kJ·mol-1 H2(g)+Cl2(g)=2HCl(g) ΔH=-Q2 kJ·mol-1 |
D.HCl(aq)+NaOH(aq)=NaCl(aq)+H2O(l) ΔH=-Q1 kJ·mol-1 |
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 ΔH=-Q2 kJ·mol-1
某一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能量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催化比酶催化的效果好 |
B.使用不同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热效应 |
C.使用不同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能耗 |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
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一种反应原理如下:CH3OH(g)+H2O(g)=CO2(g)+3H2(g)ΔH=+49.0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L CH3OH蒸汽与1 L水蒸气反应生成1 L CO2气体与3 L氢气吸收热量49.0 kJ |
B.1个CH3OH分子与1个水分子反应生成1个CO2分子与3个H2分子吸收49.0 kJ热量 |
C.相同条件下1 mol CH3OH(g)与1 mol H2O(g)的能量总和小于1 mol CO2(g)与3 mol H2(g)的能量总和 |
D.1 mol CH3OH蒸汽与1 mol液态水反应生成1 mol CO2气体与3 mol氢气吸收的热量小于49.0 k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