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所示为某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A. | 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
B. | 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
C. | 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
D. | 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在长征途中,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挽救了革命危亡,中国革命能够转危为安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 |
B.国民党放弃了对共产党的进攻 |
C.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逐步变得成熟起来 |
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放松 |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布尔什维克提出“我们不要战争,我们要土地”的口号,在后方按现有成年男子分得土地,前线参战的士兵担心失去分得土地的机会,离开军队逃回家分土地,临时政府对德国的战争也难以为继了。此事反映了
A.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实行土地公有制 |
B.布尔什维克和临时政府一致对德国作战 |
C.此土地政策对结束俄国与德国的战争起了重要作用 |
D.布尔什维克和临时政府一致同意结束对德国的战争 |
18世纪法国贵族布封伯爵大胆地提出:“《圣经》不明确表示出来的话,人们会去为马和驴,猴子和人寻找共同的起源。”不过他后来把这句话收回了。这表明:
A.达尔文“进化论”引起了广泛的影响 | B.自然科学还处于蒙昧阶段 |
C.教会的影响依然存在 | D.人们开始批判宗教的观点 |
近代以来,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思想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回答下列各题。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发表后第100年牛顿出生,那一年伽利略刚刚去世。这似乎预示着牛顿所从事的研究将开始孕育一个“全新的文明”。所谓“全新的文明”可以指
A.农业社会 | B.工业社会 | C.后工业社会 | D.信息社会 |
在19世纪的科学家中,其科学思想对于解放人们思想的作用,可以与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媲美的是
A.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B.牛顿的力学体系 |
C.达尔文的进化论 | D.普朗克的量子论 |
下列哪一个事件最有可能通过电视为民众所了解?
A.俄国沙皇政权被推翻 | B.总统候选人尼克松和肯尼迪进行政策辩论 |
C.贝多芬的音乐演奏会 | D.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进行试飞 |
“故自昔惟意大利亚足以纲纪西洋,自意大里(意大利)裂为数国,教虽存而富强不竞,于是佛郎机(法兰西)英吉利代兴。而英吉利尤炽,不务行教而专行贾,且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岛夷。”这段材料表明魏源的观点是
A.重视商业 | B.重视宗教的作用 |
C.重视军事实力 | D.重视向西方学习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