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强地震,引发海啸,核电站严重破坏。回答问题。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造成巨大破坏和损失。日本大地震发生后,网上流传这样一组数字:2008+5+12=2011+3+11,有人在网上谈论,这是世界大灾难的征兆。当然这种预测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这是因为预测人没有认识到
①联系具有客观性 ②整体统帅部分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 ④矛盾具有普遍性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日本地震造成的核泄漏,引起世界恐慌。在我国许多地方引发了公众抢购碘盐,有人说抢盐是因海水已经被核污染,海盐不能吃了;有人说抢盐是因补碘可以防核辐射。受利益驱动,一般零售1元的320克袋装食用加碘盐,有的地方经销者卖到6元、8元,甚至10元。材料中这种做法说明了
| A.立场会影响人们的价值选择取向 | B.忽视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
| C.实现人生价值不能兼顾个人的正当利益 | D.讲金钱不利于实现人生价值 |
下图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供给学派”代表人物拉弗先生创立的著名的“拉弗曲线”。下列做法符合该曲线反映的经济学道理的有
| A.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 | B.适当增加小微企业的税收 |
| C.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 D.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 |
2013年在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我国政府更加注重落实好各项民生政策,努力保障民生等重点支出需要。这表明财政支出可以
| A.减少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 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 |
| C.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 D.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要逐步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我国之所以要解决收入分配公平,是因为它
①能缩小收入差距,增加社会财富 ②有助于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④是提高经济效率的物质前提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2013年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一边是创下历史新高的699万毕业生规模,一边是计划招聘岗位数的下降,严峻的就业形势像雾霾一样,成为人们无奈却无法回避的话题。为破解就业“雾霾”,需要劳动者
| A.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 B.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
| C.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 D.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说明
| A.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
| B.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平等 |
| C.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改变 |
| D.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地位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