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为建地铁三号线,决定移除数百株有百年树龄的被市民视为“城市灵魂”的梧桐树,该做法引发了南京市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关注和热议。至2011年3月17日,南京市政府在舆论压力下,终于出台一个有利保护古树的规定:“所有市政工程规划、建设都要以保护古树为前提,原则上工程让树,不得砍树”。这一事件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②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并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③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不能主观臆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④物质决定于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要做到求真务实,从哲学上看必须
A.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造规律 |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C.解放思想,敢想敢干 | D.承认思维对存在的决定作用 |
据预测,2008年GDP增速将有所回落,预计可保持接近11%的水平。人们能预测未来的经济形势,这表明
A.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 | 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
C.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 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
《菜根潭》里有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心态可以决定一切 |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
C.事物是不可认识的 |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
2007年4月,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严重影响了太湖地区人们的饮水安全。随后,滇池、巢湖蓝藻也相继暴发,中国进入“水污染密集暴发阶段”,凸显了经济高速增长之痛。以上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世界上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 B.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C.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 D.解决蓝藻问题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 |
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人不能服从自然,而是要改造自然 | B.人不仅要尊重规律,更要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
C.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 | D.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要是第一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