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这个国家不仅有了统一的政府,还有了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货币,统一的税收。”(大国崛起•美国篇解说词)这种局面出现主要得益于: ( )
A.华盛顿担任大陆军总司令 | B.《独立宣言》的发表 |
C.《邦联条例》的颁布 | D.1787年美国宪法的通过 |
下表为«1972年至1985年中美贸易状况表»,对下表内容解读不当的是
时间 |
美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
1972年 |
60 |
32 |
1975年 |
304 |
156 |
1980年 |
3755 |
1059 飞 |
1985年 |
3855 |
3840 |
A.1980年之前中美贸易总体呈现低水平增长趋势
B.1980年中美贸易总额大幅增长与中美建交有关
C.80年代中国实施对外开放致对美出口增长迅猛
D.80年代美国经济"滞涨"致对华出口几无增长
毛泽东在1964年1月5日讲“所以讲到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这种情况看起来比较明显。”这表明中国
A.对美、苏外交开始战略调整 | B.反霸统一战线构想初步形成 |
C.对不结盟运动寄予外交厚望 | D.已放弃“一边倒”外交政策 |
1939年10月22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进一步在外交上,加强中美关系,依据自主外交原则,积极活动,总要做到使美国停止军火输给日寇……能够这样,我们在远东有苏美两国亲密的友谊。”对此理解不当的是
A.中共对美国援华抗战寄予极大期望 | B.苏联在中国抗战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
C.世界性反日统一战线亟待扩大范围 | D.美国对中国抗战政策开始发生转变 |
“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①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相敌。推原其故,②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倍薢,③售价既贵,行销愈广。自非逐渐设法仿造,不足以历其利权。④盖土货多销一分,即洋货省稍一分,庶漏危可期渐塞。”史料鉴别是进行历史学习和研究的基本能力要求。上面这段史料中划线部分最为生疑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说“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及询以自强何术?御侮何能?则茫然靡所依据。”由此可知李鸿章
A.对时局的严峻性缺乏深思 | B.指责清政府现行外交失策 |
C.初具除旧改良的变革思想- | D.质疑洋务运动的体用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