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尽管调停人通常将民族自决的原则运用于欧洲,但他们绝对不在欧洲以外地区这样做。”这里,作者批评的是《凡尔赛和约》中:
A.规定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 |
B.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 |
C.规定英、日、法等国以“委任统治”方式瓜分德国全部殖民地 |
D.对战争赔款问题始终没有达成一致的协议 |
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 )
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
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
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
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
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
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
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
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表1 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
黄彬 |
国学生,干练有才,上海招商局创办时,章程皆其手订。 |
朱纯祖 |
监生,幼时孤苦伶仃,学习米业,中年创设朱丽记花米行。 |
姚光第 |
南邑生员,感于地方贫瘠日甚,就其家设机器轧棉厂。 |
表1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 )
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
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
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
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