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曲线的部分断句
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明)王守仁《观德亭记》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周鼎传
①公讳鼎,字实甫,自为童子时即以言动自持,趋立多中礼。早岁善属文,补邑诸生,坚意嗜读,贯综今古,而范诸先行,常倾其伦辈。
②葵丑,成进士,为晋宁司理。 居官廉正,吏惮其守,一切馈遗不敢入。治狱多平反,即疑案滞讼,一讯辄得其情。 老胥巨猾皆咋舌退,周敢鬻法以上下其间。时有巡盐使者送犯拘罪,公讯无实,辄释之。其公方不阿类如此。
③典试山东,持鉴朗察,所得皆知名士。方在闱中,薛韩城时为莱郡司理,手一卷力荐之。公视其文疵谬不可入穀。比至再,乃与同事者搜阅得一卷,共为击节,及发牍,为郝君名晋者,实宿寒名士。既复捷去,公方以得人为慰。
④以左布政使调巡嘉湖,湖地剧难治,又多势家豪仆,飞舸肆掠,略无所忌。公一日过乌镇,见拥噪千人,号泣震远迩。询之,日:"朱家奴掠人也, 立捕两奴及舟械至奴犹称相国从者意不下。公弗顾,益尽法惩之,民距跃称快。自是豪强屏息,终公之任,无敢暴掠为非。
⑤公孝友出于至性,廉于其身,而处人唯恐不厚。 与人相接。无贫富长幼皆整容礼之。或人有非理之请,虽亲厚必直辞拒之,不妄徇也。其在任时,戚属间有所欲言,公对庄语,多意沮而寝。居家垂二十年,敦伦赈乏,居德正俗,不出户庭而系天下之望,人以比之范文正云。
(节选自《孙光祀集》)
【注】①入穀:合乎程式和标准。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常倾其伦辈 使……钦佩、使……倾慕
②居家垂二十年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自是豪强屏息
A.屏住呼吸B.收敛行迹C.退避迁徙D.抑止打压
②多意沮而寝
A.睡觉
B.丑陋
C.隐蔽
D.停止
(3)第④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立捕两奴/及舟械至奴/犹称相国/从者意不下
B.立捕两奴及舟/械至/奴犹称相国/从者意不下
C.立捕两奴/及舟械至/奴犹称相国从者/意不下
D,立捕两奴及舟/械至奴/犹称相国从者/意不下
(4)把第⑤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与人相接,无贫富长幼皆整容礼之。或人有非理之请,虽亲厚必直辞拒之,不妄徇也。
(5)分析第②段画线部分描述"吏""胥"的作用。
(6)第②"驳拒谬文"和"搜得佳作"分别反映了周鼎 的持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
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
C.鲁芝审时度势,进言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
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②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重到沭阳图记
袁枚
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
夜阑置酒,闻车声哼哼,则峄亭遣使来迎。 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食倾,望见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大概昔时骑竹马者,俱龙钟杖藜矣。
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然雪涕;虽一庖湢,一井匽,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赏鉴,解、陈二生善画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遂忘做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
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嗟乎!余今年七十有三矣,忍欺君而云再来乎?忍伤君而云不来乎?然以五十年前之令尹,朅来旧邦,世之如余者少矣;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世之如吕君者更少矣。离而合,合而离,离可以复合,而老不能再少。此一别也,余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故写两图,一以付吕,一以自存。传示子孙,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子曰: 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提笔记之,可以风世 ①,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
[注]①风世:劝勉世人。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有删节)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宰沭阳二年 |
宰:治理 |
B.说当时决某狱 |
决:打开 |
C.代为治筐箧 |
治:备办 |
D.奉母闲居 |
奉:侍奉 |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品官员吕峄亭在家闲居期间,连续写信邀请老县令旧地重游,袁枚因此再到沭阳。
B.当年袁枚离开沭阳时,钱接三才断奶,因此谈及其父钱鸣和的往事,接三不太清楚。
C.八十多岁的张、沈两吏是袁枚的老同事,还能依稀记得些许往事,多数事已忘记了。
D.吕峄亭在寒冬时节送客至十字桥,宾主作别时,袁枚觉得自己有生之年很难再来了。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
②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4)文中"可以风世"的内容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治长》)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1)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论语》先进篇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区分,其中颜渊属于 ,子贡属于 。
(2)一说"吾与女,弗如也"中的"与"为连词,可断为"吾与女弗如也"。根据这样断句,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的教育技巧。
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采地黄者
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①.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插 ②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①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②插:也同"锸"。铁锹。
(1)本诗前八句叙写 ,后六句叙写 ,反映了中唐时期悲惨的社会现实。
(2)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做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