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l933年美国政府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A.消除了阶级予盾 | B.讽整了工农关系 |
C.制约了农业发展 | D.加强了宏观调控 |
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古代女子列入“闺节”“闺烈”的烈女节妇,唐朝为51人,宋朝为267人,明朝为36 000人,这种变化趋势表明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 B.君主专制逐渐强化 |
C.礼教束缚渐趋强大 | D.夫权社会基本形成 |
有学者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做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 | B.郡县制 | C.采邑制 | D.行省制 |
黄斡(1152—1221) 曾说:自周以来,任传道之意,得统之正者不过数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日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材料中“先生”可能是
A.董仲舒 | B.程颢 | C.朱熹 | D.王阳明 |
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和2%,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据此得出结论:封建统治者实际上实施的是“重商抑农”而不是“重农抑商”政策。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A.该学者所用材料确凿完备,结论正确并有创新 |
B.结论与课本知识不相符,材料缺乏考古学支持 |
C.材料不充分,仅用该材料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
D.说明统治者抑制或重视的是特定的人群,而不是特定的行业 |
《旧唐书·王起传》说:“贡举猥滥,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及元稹、李绅在翰林,深怒其事,故有覆试之科。及起考贡士,奏当司所选进士,据所考杂文,先送中书,令宰臣阅视可否”。材料说明此时的科举
A.确立了中书省掌控考试地位 |
B.减少了世家望族的请托风气 |
C.消除了官员结党营私的现象 |
D.残存了豪门把控仕途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