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 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2)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①对生物: ;
②对气温: ;
③对降水: ;
④对地下水: 。
(3)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多项选择) ( )
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
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
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
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
下面是一幅“公路平面略图”,读后回答。
(1)图中公路走向的变化是:由AB的走向,转为BC的走向。
(2)图中河流流向的总趋势是从流向。
(3)村庄b在村庄a的方;村庄c分别在村庄a、b的方和方。
读经纬线图,完成
(1)图中四点,不在大洋上的是 ; 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2)纬线③、④之间最丰富的能源资源是 和 ;
(3)纬线在①、②之间肯定穿过的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是 海峡。
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该国地形、地势特点。
2.推测该国降水特点及成因。
3.分析该国水资源的开发条件。
4.说明该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人为原因。
根据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地区比例(%)
1990年 |
1995年 |
1999年 |
2000年 |
|
东部地区 |
93.86 |
87.69 |
87.77 |
87.83 |
中部地区 |
3.87 |
9.25 |
9.38 |
9.17 |
西部地区 |
2.27 |
3.06 |
2.85 |
3.00 |
1.表中反映出外商在中国投资的地区分布特征是。
2.分析外商在东部投资的原因。
3.中西部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吸引投资。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沿海设立了一批对外开放港口城市,开启了外商在中国大规模投资的序幕。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图一外商在中国东中西部投资增长速度图
图二外商在中国投资产业结构图(2000年)
1.图一表明外商在中国东-中-西部投资增长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共同特征是,外商投资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填正确项字母)。
A. |
自然条件优越 |
B. |
市场潜力大 |
C. |
矿产资源丰富 |
D. |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足部成熟 |
E. |
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
2.图二表明外商在中国投资的产业结构特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