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同志指出,要让中国社会内在的发展力和创造力进一步迸发出来,主要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依靠提高国民素质来推进发展。从政治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 )
A.多极化趋势在发展 | B.国家力量是决定国家关系的重要因素 |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D.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
韩国总统李明博在一次乘专机前往阿联酋访问时,因飞机故障,起飞后曾返航到仁川机场接受维修。后据空军介绍,故障原因是装反螺丝钉,由此产生了震动和噪音。这一事件告诉我们( )
①整体与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要立足整体,着眼全局
③系统内部结构的组合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
④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的发挥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660年前,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定居富阳,沉醉于这里的青山绿水,历经三年创下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360年前,《富春山居图》被一分为二,辗转飘零,最终两岸分离。2011年,《富春山居图》在宝岛台湾合璧展出,堪称中华民族的文化盛事。《富春山居图》山水合璧体现了( )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2011年7月26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 000米海试在东太平洋国际海域试验区成功完成了下潜试验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 038.5米。这标志着我国载人深潜事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人们获得了更多的关于载人深潜的认识。这说明(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有容乃大”。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木;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下列对上述观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②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③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④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有局限性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七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被称为乞巧节或女儿节。在河南开封举行的中国七夕文化论坛上,保卫七夕文化、抵制低俗之风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应当弘扬七夕文化所表现的忠贞不渝的爱情观,抵制低俗的爱情观。这表明民俗节日( )
①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
②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④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