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以水利改革发展为主题,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首个关于水利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大兴水利的明确信号。回答下列各题。“兴修水利”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显得古老又崭新。以下就其现实的经济意义理解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解除水利这个瓶颈制约,夯实农田水利这个重要基础;
②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
③有利于加大水利建设的人力投入,解决农民工过多问题;
④有利于发挥财政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更多投入支持,对整个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文件的突出亮点不是就农说农、就水利说水利。第一次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对水利的两个“第一次”的认识主要运用的哲学思想是:
| A.唯物论的物质观 | B.辩证法的矛盾观 | C.认识论的实践观 | D.唯物史的群众观 |
“微电影”是微时代——网络时代的电影形式。“微电影”之“微”在于: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以其短小、精练、灵活的形式风靡于中国互联网。“微电影”依靠微博、视频网站和手机等新媒体,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吸引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观众。“微电影”的兴起说明
①网络技术下的新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④新的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 A.②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④ |
韩国新任总统朴槿惠访华期间,在清华大学发表了“韩中心信之旅,共创新20年”为主题的演讲,在此次演讲的开场和结尾,朴槿惠总统都熟练地使用了中文,充分展现了其“中国通”的汉语实力。韩总统又一次引发了全世界的“汉语热”。近些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说明
①语言是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工具
②以汉字为见证的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③汉语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我们既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也要欢迎世界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
| A.②③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2013年10月19日,“2013中韩文化交流活动”在泰山学院成功举行。活动期间,先后举办了中韩饮食文化展示、学术论坛、料理比赛、文艺联欢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要加强中国与韩国的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应该
| A.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全面吸收外来文化 | B.平等交流,和睦相处,突出本民族文化 |
| C.求同存异,相互借鉴,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 | 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传统文化 |
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了7项新增世界遗产。中国新疆天山成功入选,成为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量位居世界第二。我国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④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美国的一位专家评论说:“相比较于美国的电影、音乐和其他文化产品,中国似乎没有一个突出的享誉世界的文化品牌。”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是因为
①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是我国的首要任务
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③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决定的程度不断加深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