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渡过灾荒。”于是省委决定“借地渡荒”,即借给每一个农民三分地用于种麦,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归自己所有,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的粮油作物谁种谁收。安徽省委的做法
A.公开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 B.实际上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
C.完全满足了群众的要求 | D.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 |
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 |
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
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
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
有人认为,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君子”,而不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所谓“掘墓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黄宗羲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②黄宗羲的政治哲学仍然是服务于传统王权的儒家政治哲学
③黄宗羲并不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④黄宗羲的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没作用
A.①②③④ | B.①②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
B.激发了中华民族社会责任感 |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
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说:“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这里的“良知”是指( )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