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海洋经济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活动的总和。它具体通过海洋生产总值体现出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海洋GDP。“发展海洋经济”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的“蓝色引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
材料二 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占GDP的比重接近十分之一,创造了3200多万个就业岗位;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海洋产业迅速崛起,传统海洋产业升级改造力度不断加大;三是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基本形成了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为龙头的沿海经济区发展布局。
材料三 我国拥有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域在内的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海洋资源丰富,但是我们的海洋观念淡薄,缺乏海洋国土意识。2010年5月12日,国家海洋局正式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0》,明确提出“要立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把握国际海洋事务发展新动向,树立海洋发展全球观,坚决捍卫国家海洋权利和利益。
鉴于我领海周边国家提出的不同领土要求,我国政府在不放弃主权的前提下,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解决原则。对日本所提冲之鸟礁划界案、越南和马来西亚所提南海划界案及时采取反制措施;同印尼等周边国家开展多项实质性合作项目,与马来西亚签署了政府间海洋科技合作协议;中国将继续推进同周边海上国家的和谐建设。
(1)图1、图2、图3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经济意义。
(3)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三进行分析。
62.(15分)一年一度的两会,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集中展示,是透视中国政治生活的一扇窗户。2008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委员列席全国人大会议,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切实履行职能,积极建言献策。
2008年3月1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和任命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同上届人大代表构成相比,基层农民代表增加了70%以上,还增加了私营企业主、律师等新阶层人士代表委员。
两会期间,亿万中国人通过网络和手机,发出自己的建议和主张,为国家建设建言献策,有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互联网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渠道。
请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61.(12分)举世瞩目的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于2008年11月1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这是西方8国集团和中国、印度、巴西、沙特、南非等发展中国家的聚会。会议期间,与会各国就加强国际社会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和改革世界金融体系等问题达成了重要共识,但在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源和新的国际金融秩序的具体诉求等问题上存在不小的分歧。英、法等欧盟国家指责美国的不负责任最终酿成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并呼吁重建新的世界金融体系;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表示愿意在应对危机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并且在全球金融决策方面取得了更多席位和话语权;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表示中国愿继续参与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合作,并提出了中国关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建设性意见,受到各国舆论的热议。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008年11月1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日前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新举措是当前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有效的办法。
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11.胡锦涛主席访问墨西哥时曾引用该国著名诗人帕斯的一句名言:“江水滔滔,奔流不息,百折不回,终归大海。”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理解这句话,正确的是
A.反对任意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
B.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C.我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D.世界各国和平、发展、合作的历史潮流势不可挡 |
“幸福感”已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每年进行的和谐社会指标体系调查。为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政府应该
A.认真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 |
B.逐步淡化政府的监管职能 |
C.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
D.执政为民,强化政府的权力 |
2009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 加强合作 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指出: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国际社会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积极努力,加强合作。国际社会要在公约框架下做出切实有效的制度安排,促使发达国家兑现承诺,向发展中国家持续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加快转让气候友好技术,有效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国家、非洲国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并强调,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说明全球应该如何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
(2)请结合 材料分析温总理讲话体现的唯物论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