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0年,拉丁美洲两个国家的两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读下表回答问题。
(1)智利大地震发生后,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立即汇总各国地震监测网络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分析后,发出海啸预警。海啸预警系统主要应用了哪种地理信息技术?智利为什么多发地震?
(2)简要说明拉丁美洲这两次地震灾情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读下面的太阳光照图,回答问题。
⑴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每年(节气)日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点纬度是。
⑵图中,CE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线上,E地日出的时刻是点钟。
⑶A、B、C、D、E五地中昼长由长到短顺序。
⑷按图中所示情况,北京时间是点钟,中国中山科学考察站(69°22′S,76°22′E)的夜长小时。
⑸在图示的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A.北京 B.广州 C.A地D.B地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下图为中国新疆附近地区图。
材料二在我国政府部署的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中,深圳市对口支援喀什地区。深圳市的企业了解到中亚市场每年对我国服装类产品需求量多达8.5亿件,准备在喀什投资兴办棉纺厂和服装厂。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与深圳相比,说明喀什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2)喀什附近盛产长绒棉。简要评价该地区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在喀什兴办棉纺厂的优势区位条件。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生活、生产、汽车等排放的残留物,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大城市多年平均PM2.5的季节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指出该城市PM2.5季均值季节分布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4分)
(2)简述PM2.5.污染的防治措施。(6分)
读“亚洲某月风向示意图”,回答。(12分,每空2分)
(1)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___(冬、夏)季风,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
(2)C地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此时,哈尔滨的气候特点为____
(3)此时,澳大利亚西北部吹_____风,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美国农业带分布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农业带(区)的名称分别是:
A是_______________带,C是___________带,E、F是____________区, G是___________区。
(2)C区所属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评价该地区发展农业区位因素。
(3)影响A农业带布局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是什么?
(4)从美国农业带分布图上,可以反映出美国农业特点()
A.农业区域专业化 | B.农业一体化 | C.农业高度机械化 | D.农业集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