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效应的实验结论是:对于某种金属
A.无论光强多大,只要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
B.无论光的频率多低,只要光照时间足够长就能产生光电效应 |
C.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强度越弱,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小 |
D.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整,我国“神舟五号”飞船载着我国首位太空人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0 min后“神舟五号”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调度下,我国陆海空航天测控网对飞船进行了持续的跟踪、测量与控制,截至10月16日零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已按预定轨道(视为圆轨道)环绕地球10圈.若地球质量、半径和引力常量G均已知,根据以上数据资料可估算出“神舟五号”飞船的( ).
A.离地高度 | B.环绕速度 | C.发射速度 | D.向心力 |
下列关于我国发射的“亚洲一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其质量加倍,则轨道半径也要加倍 |
B.它在北京上空运行,故可用于我国的电视广播 |
C.它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 |
D.它运行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
如图中的圆a、b、c,其圆心均在地球的自转轴线上,对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而言( ).
A.卫星的轨道可能为a |
B.卫星的轨道可能为b |
C.卫星的轨道可能为c |
D.同步卫星的轨道只可能为b |
有两颗质量均匀分布的行星A和B,它们各有一颗靠近表面的卫星a和b,若这两颗卫星a和b的周期相等,由此可知 ( ).
A.卫星a和b的线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
B.行星A和B的质量一定相等 |
C.行星A和B的密度一定相等 |
D.行星A和B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一定相等 |
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如图所示,其近地点M和远地点N的高度分别为439 km和2 384 km,则( ).
A.卫星在M点的势能大于N点的势能 |
B.卫星在M点的角速度小于N点的角速度 |
C.卫星在M点的加速度大于N点的加速度 |
D.卫星在N点的速度大于7.9 k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