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出现图中C点到D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政策的调整 B.苏联的大力援助
C.生产技术的提高 D.人民生产积极性的高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代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A.淞沪铁路 B.唐胥铁路 C.紫光阁铁路 D.京张铁路

19世纪末期电影传入中国,迅速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新式娱乐活动。中国人自己制作的第一部有声影片是()

A.《定军山》 B.《歌女红牡丹》 C.《难夫难妻》 D.《故都春梦》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变化始于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以及在兰州办的西北毛纺织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刘鸿生在重庆的“大老板”是指()

A.外国资本 B.民族资本 C.官僚资本 D.商业资本

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下列表述,与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相符的是

A.轻工业有显著发展 B.重工业逐渐衰落
C.形成完整工业体系 D.主要分布在内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