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出万有引力常量G的科学家是
A.牛顿 | B.伽利略 | C.开普勒 | D.卡文迪许 |
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几个组的同学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1)对所做的实验及x、y的物理含义,下述可能正确的是()
A.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x是物体下落的时间,y是物体运动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 |
B.用气垫导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x是被碰小车速度改变量的大小,y是碰撞小车速度改变量的大小 |
C.探索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x是弹簧的长度,y是弹簧弹力的大小 |
D.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x是通过电源的电流,y是路端电压 |
(2)说明上述正确说法中的其中一个图象的斜率的物理意义:
平直的马路上有同方向前后行驶的电车和汽车,它们的v-t图线如图所示,t="5" s时,电车忽然停下,汽车也立即减速而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图可知()
A.汽车会碰上电车 |
B.汽车不会碰上电车,汽车停止后后两车还相距2.5 m |
C.汽车不会碰上电车,汽车停止两车还相距1.5 m |
D.两车是否相碰,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
一汽车在平直路面上以一定功率(小于额定功率)匀速行驶,速度为v0,从t=0时刻开始,将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调整为某个值并保持不变,设汽车行驶过程所受阻力恒定不变,关于汽车从t=0时刻开始的v-t图象,下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一汽车以36 km/h的速度行驶,刹车后得到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2.则从刹车开始,经5 s汽车通过的位移是()
A.0 m | B.100 m |
C.12.5 m | D.37.5 m |
A、B两球沿一直线运动并发生正碰,如图为两球碰撞前后的位移图象.a、b分别为A、B两球碰前的位移图象,c为碰撞后两球共同运动的位移图象,若A球质量是m="2" kg,则由图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B碰撞前的总动量为3 kg·m/s
B.碰撞时A对B所施冲量为-4 N·s
C.碰撞前后A的动量变化为4 kg·m/s
D.碰撞中A、B两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动能为10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