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赋税制度的改革,收取货币地租。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Aristeides)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这则故事突出反映了

A.雅典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B.“陶片放逐法”形同虚设
C.直接民主导致权力误用 D.很多雅典政治家浪得虚名

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城邦。这些城邦的基本特征是

A.地域辽阔,农业发达 B.法制健全,等级森严
C.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D.中央集权,分权制衡

政治民主化是近现代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大势所趋。饮水思源,民主发源于

A.斯巴达城邦 B.雅典城邦 C.罗马城邦 D.英国

有一历史兴趣小组对古希腊文明进行了研究性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甲:古希腊城邦政体优于同一时期的中国政体
B.乙:古希腊的社会环境宽松自由,利于其民主政体的建立
C.丙:古希腊的民主政体对欧美近代影响深远
D.丁:古希腊城邦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中国有句俗话“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 B.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