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在小说《故乡》(1921年创作)中,描写了他见到童年的小伙伴闰土。闰土在谈到他的生活时说:“非常难。第6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这一材料说明辛亥革命后的我国农村
①军阀割据,战乱不息
② 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困苦
③ 苛捐杂税繁多,农民入不敷出
④ 自然经济完全破产,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以下为康熙时期地方增丁统计表,其中1676年福建莆田未做统计的原因可能是
| 年代 |
福建莆田 |
直隶宝坻 |
湖北川汗 |
||||
| 康熙十五年(1676) |
192丁 |
0丁 |
|||||
| 康熙二十五年(1686) |
88丁 |
22丁 |
24丁 |
||||
| 康熙三十年(1691) |
58丁 |
10丁 |
14丁
|
清朝前期,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是
| A.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反对外来侵略联系在一起 |
| B.西方殖民者联合挑起民族矛盾,支持分裂叛乱 |
| C.中央开始设置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专职机构 |
| D.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来加强边疆地区的管辖 |
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中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对条约中的“中国”,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②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国号
③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大清”的朝号④表明清朝行使平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康熙帝的这首诗写在()
| A.平定噶尔丹叛乱之时 | B.平定“三藩叛乱”之时 |
| C.收复雅克萨之时 | D.收复台湾之时 |
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种情况的出现得益于唐太宗
| A.休养生息政策 | B.仁义为本原则 | C.民族团结政策 | D.对外开放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