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 A |
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
说明该钾盐是K2CO3 |
| B |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有苯和水的试管中 |
比较钠、水和苯三种物质的密度大小 |
| C |
常温下,向Na2CO3固体中滴加盐酸,产生的气体再通入硅酸钠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 |
比较氯、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
| D |
将铁棒和石墨用导线连接后插入含有Fe2+、Cu2+的盐溶液中 |
不能比较Fe2+和Cu2+的氧化性相对强弱 |
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常温常压下,11.2L氧气中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
| B.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 |
| C.2g H2所含原子数目为NA |
| D.在1L 2mol/L的硝酸镁溶液中含有的硝酸根离子数为2NA |
为了保护臭氧层,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 B.减少含铅废气的排放量 |
| C.减少氟氯烃的排放量 | D.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
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与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 A.硝酸钠、NaNO2、盐 | B.氨水、NH3·H2O、强碱 |
| C.稀硫酸、H2SO4 、电解质 | D.乙醇、CH3CH2OH、醇类 |
某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
B.用米汤检验食盐中 是否含碘酸钾(KIO3) |
| C.用纯碱(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
|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羊毛织物 |
上海环保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近年来逐步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办法。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 A.无机物 | B.有机物 | C.盐类 | D.非金属单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