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全国“两会”总理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我深知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这是因为( )
①监督政府是政府赋予公民的权利
②监督政府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防止腐败行为
③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④政府接受监督是政府坚持依法执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央视纪录片《货币》的片头词这样写道:“她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仿佛是空气,是水,是阳光,是陪伴人一生的东西……人们知道她从哪里来,但不知道她到哪里去,她——就是熟悉而又陌生的货币。”货币之所以如此重要,最根本的原因是( )
A.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社会财富的代表 |
B.货币具有神奇的魔力,能买到人们需要的一切 |
C.货币是特殊商品,有满足人们一切需要的属性 |
D.货币是国家强制使用的,代表着人们的经济利益 |
下图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A.人们的主观愿望无法变成客观现实 |
B.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 |
C.要改变客观现实必须发挥集体力量 |
D.认识符合实际才能有效地地指导实践 |
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把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
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②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③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①获得真理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②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③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④认识是主体创造客体的过程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③④ |
钱学森先生曾在撰写的一篇文章封面上写上“Final”(最后的定稿),后又在旁边添加了“Nothing is final!!!”(没有什么认识是最终的)。这是因为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真理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④认识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