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Ⅰ-1同时患有甲病(Aa)和乙病(Bb)。已知Ⅲ-5没有携带这两种病的致病基因。

(1)如果只考虑甲种遗传病,Ⅲ-6的基因型:Aa的传递遵循定律。假设该地区正常女性中甲病基因携带者概率为0.2,若Ⅳ-14和Ⅳ-15婚配,出生的Ⅴ-16为男孩,患病的概率是
(2)如果只考虑乙种遗传病,Ⅳ-12的基因型:
(3)Ⅲ-6的基因型可以用下列图中的表示;AaBb两对基因的传递遵循定律。

(4)若Ⅱ-3和Ⅱ-4再生一个男孩,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比仅患甲病的概率,原因是
(5)若Ⅲ-5和Ⅲ-6生出与Ⅳ-13表现型相同孩子的概率为m,则他们生出与Ⅳ-14表现型相同孩子的概率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①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②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①中雪兔和狼之间明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来自雷鸟,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 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对植物增加消耗的能量是________kJ。
(3)图②中C代表的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
(4)下图是某地一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y)。试回答
下列有关问题: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103 J),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

用一定量的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酵母菌,将其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绘制如图甲。a表示每3 h换一次培养液的培养曲线,d表示不更换培养液的培养曲线。

(1)曲线a表示种群呈“_ __”型增长。理论上讲,呈现这种增长模型的条件是 等。
(2)曲线d表示的增长为“________”型增长。属于这种增长模型的种群随种群密度(个体数量)的增加,种群的增长速率的变化是_________。当种群个体数量达到最大值的一半时,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________
(3)在实际情况下,塔斯马尼亚绵羊种群增长情况如图乙所示,说明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变化会出现________现象。
(4)在研究种群数量时,需要调查种群密度。田鼠的种群密度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
(5)在种群的特征中,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变化方向的是______;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直接因素是______等。

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下表)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细胞质基质
A B
线粒体
CD
酵母菌
E F
葡萄糖
- +
- +
+ +
丙酮酸
+ -
+-
- -
氧气
+ -
+ -
+ -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1)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 ,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 ,根据试管 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均填试管编号)
(2)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方式的实验中,鉴定CO2、酒精相关的试剂及颜色变化分别是()
A.重铬酸钾溶液和浓硫酸——橙黄色澄清石灰水——白色
B.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蓝色澄清石灰水——白色
C.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黄色重铬酸钾溶液和浓硫酸——灰绿色
D.重铬酸钾溶液和浓硫酸——灰绿色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黄色
(3)下图是探究酵母菌进行呼吸方式类型的装置,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B、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不移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C、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则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D、假设装置一、二中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呼吸

下图是用于测量生物吸收氧气量的实验装置。分别以20粒萌发的大豆或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记录如下表所示。

(1)装置图中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2)进行种子萌发实验时,有色液体向 移动,移动的最大速率是 mm/min。
(3)动物呼吸和种子萌发实验都表明,在一段时间后,有色液滴移动的速度逐渐减缓。这是因为:
(4)仓库在保存种子的时候,选择适宜的环境条件及目的是()

A.干燥、高温,降低光合作用 B.干燥、低温,抑制呼吸作用
C.潮湿、高温、降低蒸腾作用 D.潮湿、低温,促进呼吸作用

在有氧气和ATP的条件下,荧光素酶能催化荧光素的氧化而发出荧光。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材料:荧光素甲溶液,荧光素乙溶液,荧光素酶A溶液,荧光素酶B溶液,ATP溶液
(1)现欲探究“不同的荧光素酶是否都能催化不同的荧光素氧化”。请完善实验思路。
实验步骤:①取4支试管,编号1、2、3、4;
②1、2号试管加入适量荧光素甲溶液,3、4号试管加入等量荧光素乙溶液
号试管加入适量荧光素酶A溶液, 号试管加入等量荧光素酶B溶液;

⑤在暗处观察各试管是否发出荧光。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若实验结果为 ,则支持“不同的荧光素酶都能催化不同的荧光素氧化”。否则不支持“不同的荧光素酶都能催化不同的荧光素氧化”。该实验思路也可用于探究酶的 特性。
(2)神经细胞中的ATP合成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生理过程),该过程的场所是__ __。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 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 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____________。
(3)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_______
(4)用○□三种符号分别表示磷酸、核糖与腺嘌呤,试写出这三种分子在ATP中的连接方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