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地形类型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按照“因地制宜”布局原则,A地适合发展___________业;B地适合发展_______________业。
(2)乙图农业基地名称为__________,该基地著名的油料作物是_________,简答该区域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
(3)近年来,甲图区域水资源紧张,为解决该区农业用水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A.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型农业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实施“引嫩入辽”调水计划 D.利用处理后的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分析回答:(每空2分,共14分)

(1)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A.规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 C.付出租金的高低 D.由政府的决策
(2)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土地利用方式 ③交通通达度 ④企业的支付能力,其中主要的是 ()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____区。
(4)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_区,因这里靠近市中心,既有利于,又方便________。

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2分)

(1)我国由于大力开展   工作,人口转变速度较快,因此,人口再生产已经基本实现由图中  阶段向  阶段转变,属于模式。
(2)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期间是( )
A.Ⅰ期B.Ⅱ期C.Ⅲ期D.Ⅳ期
(3)在Ⅰ期( )
A.人口急剧膨胀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增长停滞 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

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上世纪50年代后,P湖泊面积曾迅速缩小。其主要原因是:上游山区植被破坏严加剧,入湖泥沙多;上游山区植被破坏引起下游湖泊淤积,这反映地理环境的性特征。
(2)与图示西南部地区相比,东北部地区河流开发在方面更具优势。
(3)请从流域综合整治的角度分析,图示西南部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区域发展。

左图为“北京市简图”,右图为“北京城市功能空间布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东城、顺义、平谷三地,地租水平最高的是,原因主要有
(2)“生态发展带”是北京市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生态维护的同时可主要发展业和业。
(3)简要分析“二产发展带”布局在东南部的原因。

图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①②两地比较,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更好的是地;③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2)我国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气候优势条件是;不利影响主要是。因此,加强工程建设是实现农业稳产的保证。
(3)④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与②地相比,其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