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炼1吨钢所需原料、燃料的变化资料。据表完成下列各题。19世纪,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布局靠近
A.原料地 | B.燃料地 | C.销售市场 | D.交通枢纽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某钢铁企业考虑运费成本因素,在布局上最适宜的选择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读世界某地区水平衡分布图(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年蒸发量),完成下小题:图中a地区气候特征是
A.热带沙漠气候 | B.有明显的旱季 |
C.四季分明 | D.全年炎热干燥 |
从图中可以判断
A.赤道穿过的东部,数值低的主要是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
B.气温越高,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
C.降水越少,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
D.热带草原气候地区的水平衡数值都为正值 |
近年来,图中某区域土地沙化出现了南扩速度加快的现象,“南扩”的自然原因是
A.沙漠南侧的农业生产方式要比北侧落后 |
B.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动物数量增加 |
C.位于东北信风带,沙丘容易向西南移动 |
D.气温升高,暴雨增多,水土流失严重 |
从图中不难看出,水平衡数值呈现负值的地区,正是世界上荒漠化分布最大和蔓延严重的地区。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土地荒漠化的发生地点也呈现一定的带状和面状分布的特点,即相对集中分布于
A.南北回归线附近 |
B.北回归线附近 |
C.副热带大陆西部或宽广的温带大陆内部 |
D.只分布于有寒流经过的大陆西部 |
关于我国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发生地震灾害的频率不高、范围较小、危害较轻②江南丘陵降水充沛,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化十分严重③滑坡、泥石流多发生在中西部,地面沉降多发生在东部大城市④植被破坏和大规模工程活动是我国滑坡、泥石流日趋频发的重要原因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右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A.春旱、寒潮、沙尘暴 |
B.寒潮、台风、沙尘暴 |
C.干热风、暴雪、沙尘暴 |
D.干热风、寒潮、冻害 |
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准噶尔盆地 | B.东北平原 |
C.华北平原 | D.东南丘陵 |
读经纬线示意图,图中虚线可能是一条晨线或昏线,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两个不同的日期,回答下题。甲地时间为
A.9点 | B.12点 |
C.21点 | D.3点 |
若图中的日期是7日和8日,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A.7 日11点 | B.8 日11点 |
C.7日3点 | D.8日3点 |
读图5,回答下题。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o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乙和丙 |
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
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
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
D.乙的比例尺最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