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杜鹃素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及其他痰多咳嗽病症,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其中x、Y表示某种官能团或基团。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杜鹃素的分子式可表示为,则杜鹃素的分为                   
(2)杜鹃素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只生成一种有机化合物z和水,化合物Z的摩尔质量为366 g·mol,则杜鹃素分子中一Y的名称为                
(3)有机物A~H满足下列转化关系,芳香烃G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10,A与杜鹃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已知:CH3HCH2+HBrCH3CH2CH2Br
①G的名称为           
②反应DB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A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从分子结构上看,A具有抗氧化作用,则A的结构简
式为                                                      
④符合下列条件的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对羟基苯甲酸乙酯自身除外)。
Ⅰ.苯环上含有两个对位取代基 Ⅱ.能发生水解反应且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温度(t ℃)时,水的离子积为KW=1.0×1013,则该温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________25 ℃,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将此温度下pH=11的苛性钠溶液a L与pH=1的稀硫酸b 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忽略不计),试通过计算填写以下不同情况时两种溶液的体积比:
(1)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ab=________;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所得混合液的pH=2,则ab=________。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CO2(g)+3H2(g)CH3OH(l)+H2O(l) ΔH=-130.9 kJ·mol1
(1)现将0.8 mol CO2和2.4 mol H2充入容积为20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B.当容器内CO2气体体积分数恒定时,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C.若其他条件不变,实验测得平衡常数:K(T1)>K(T2),则T1T2
D.现有该反应的X、Y两种催化剂,X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5×105倍、Y能使逆反应速率加快约8×106倍(其他条件相同),故在生产中应该选择X为催化剂更合适

(2)该反应进行到45 s时达到平衡,此时CO2的转化率为68.75%。下图1中的曲线表示该反应在前25 s内的反应进程中CO2浓度变化。


①若反应延续至70 s。请在图1中用实线画出25 s至70 s的反应进程曲线。
②某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实验对比法分析改变实验条件对该反应进程的影响,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并采集反应进程中CO2的浓度变化,在原有反应进程图像上绘制对应的曲线。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编号
CO2起始
浓度/mol·L1
反应温
度/℃
反应压
强/kPa
是否加入
催化剂
A
0.030
150
101

B
0.040
150
101

C
0.040
250
101


但是该小组负责绘制图线的学生未将曲线(虚线)绘制完整(见图2),也忘记了注明每条曲线所对应改变的条件,请把每个实验编号与图2中对应曲线的字母进行连线。
实验编号      图2中字母
A          a
B          b
C          c

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以下反应:A(g)+2B(g) 3C(g),已知加入1molA和3molB且达到平衡后,生成了a molC。 
(1)达到平衡时,C在反应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是(用含字母a的代数式表示)。
(2)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molA和6 mol B,达到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为mol(用含字母a的代数式表示)。此时C在反应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与原平衡相比(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 mol A和8 mol B,若要求平衡后C在反应混合气中体积分数仍与原平衡相同,则还应加入Cmol。
(4)在同一容器中加nmolA和3n molB,则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为mmol,若改变实验条件,可以使C的物质的量在m~2m间变化,那么,n与m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用字母n、m关系式表示)

一定温度下,在一个10 L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温度升高,K增大,则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v(H2O)=v(H2)
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改变
C.消耗n mol H2的同时消耗n mol CO
D.容器中物质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改变

(3)该反应的v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在t2时改变了某种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测得t2时刻容器内有1 mol H2O(g),5 min后H2O(g)的物质的量是0.8 mol,这5 min内H2O(g)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面对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甲醇作为一种较好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已知在常温常压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①CO(g)+2H2(g) CH3OH(g) ΔH1=-90 kJ·mol1
②CO(g)+H2O(g) CO2(g)+H2(g)ΔH2=-41 kJ·mol1
写出由二氧化碳、氢气制备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容积为V L的容器中充入a mol CO与2a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平衡时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p1________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再增加a mol CO与2a mol H2,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平衡常数________。
(3)已知在T ℃时,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K=0.32,在该温度下,已知c(CO)=1 mol·L1c(H2O)=1 mol·L1,某时刻经测定CO的转化率为10%,则该反应________(填“已经”或“没有”)达到平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刻v________v(填“>”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