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Ⅰ、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Ⅰ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粉状硫10 g |
K2HPO4 4 g |
F![]() 0.5 g |
蔗糖10 g |
(NH4)2SO4 0.4 g |
H2O 100 mL |
MgSO4 9.25 g |
CaCl2 0.5 g |
Ⅰ |
+ |
+ |
+ |
+ |
- |
+ |
+ |
+ |
Ⅱ |
+ |
+ |
+ |
- |
+ |
+ |
+ |
+ |
Ⅲ |
+ |
+ |
+ |
+ |
+ |
+ |
+ |
+ |
注:“+”表示培养基中加入了这种物质,“-”表示培养基中没有加入这种物质。
A.甲、乙、丙都是异养型微生物 |
B.甲、乙都是自养型微生物,丙是异养型微生物 |
C.甲是异养型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型微生物 |
D.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型微生物、丙是异养型微生物 |
1960年,法国科学家发现达乌耳黄鼠的黄色皮毛无法真实遗传。黄毛老鼠自交,总产生黄毛老鼠和黑毛老鼠。由此可以得出:( )
A.黄毛鼠永远是杂合体 | B.决定黄毛的基因还有别的功能 |
C.黄毛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 | D.纯合的黄毛基因可能致死 |
单基因遗传病一般是基因突变引起的,突变一般是隐性的,但有些突变是显性的。下列遗传病中,属于显性遗传病的有:()
A.白化病 | B.亨廷顿(Huntington )舞蹈症 | C.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 D.血友病 |
DNA分子一般有成千上万甚至数百万个碱基对组成,基因中核苷酸的专一序列就是一种信息,编码专一蛋白质的一级序列。双链DNA之所以具有较高的熔解温度是由于它含有较多的:()
A.A+G | B.C+T | C.A+T | D.C+G |
产生显性基因突变的原因可能是:()
A.表型对蛋白质的剂量敏感 | B.突变导致蛋白质失活 |
C.突变导致蛋白质产生新功能 | D.突变蛋白质干扰正常蛋白质的功能 |
广义的进化是指基因频率的改变。有这样一个群体,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为2000,Aa为2000,aa为60000。他们迁移到一个孤岛上生存繁衍。开始时,等位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
A.0.2 | B.0.3 | C.0.4 | D.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