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为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务院于今年1月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做好了相关的财力、物力、人力的筹备。
材料二:今年3月,上海市委提出,以“城市安全、人生安全、社会安定、人心安定”为目标,结合特大型城市的特点深入开展“平安建设”,为上海和全国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上海市民积极响应市委号召,参与社会安全与稳定建设,至今已有40万人参与社区“夜间巡逻队”、1.2万人参加社会志愿者队伍。社会市民的安全感逐年上升,上海已被誉为“中国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1)根据政府的有关理论,分析材料一。(10分)
(2) 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政治道理?(5分)
2007年3月15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巩固人民的政权,是正义的事情,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正确处理敌我矛盾,才有可能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结合材料说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三十年来,实践上的每一次创造,理论上的每一次突破,事业上的每一次进步,无不闪耀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光辉。
(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伟大的历史变革,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2)图10反映了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发生了怎样的深刻变化?
(3)结合图10,分析图11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
(4)运用经济常识,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如何配置资源的。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我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5)运用政治常识,说明“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理由。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正确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怎样理解“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3)怎样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材料一、中国网消息,截至2008年1月31日,历时24天的省级政府换届选举正式结束。据统计有30位非中共人士担任政府副职,其中九三学社6人最多。通过举荐非中共人士进入政府担任领导职务,同中共干部建立良好的合作共事关系,优化了国家干部队伍结构,凝聚了各方面人才,增强了党和国家的活力。
材料二、2008年1月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新年茶话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方面负责人以及首都各界代表欢聚一堂,共迎新春佳节。胡锦涛总书记讲话指出,人民政协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保持和发扬优良传统,扩大团结面,增强包容性,加强调查研究,关注社情民意,积极开展政治协商,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推进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优越性?
(2)我国的政党制度有何特点?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共中央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党指导和建议国务院提出了扩大内需,增加4万亿财政支出的经济调控计划,并得到第一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的通过。此方案出台前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多次主持召开党内外人士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深入河南、江西、湖北三省的农村、企业、社区,就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并分别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地方对我国经济调控计划的意见和建议。
扩大内需方案的出台体现了什么政治生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