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氨水不能鉴别Al(NO3)3、AgNO3、KNO3三种溶液 |
B.如图所示的装置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
C.除去CO2中少量的SO2,可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 NaHCO3溶液后干燥 |
D.淀粉和稀H2SO4混合加热后,再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无砖红色固体生成,说明淀粉没有水解 |
一定量的Fe和Fe2O3的混合物投入250 ml 2 mol/L硝酸溶液中,反应完全后,生成1.12 L NO(标况),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mol/LNaOH溶液,要使铁元素完全沉淀下来,所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最少是()
A.450 ml | B.500 ml | C.400 ml | D.不能确定 |
在由Fe、Fe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 2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并放出448mL气体(S.P.T),此时溶液中无Fe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三种物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 |
B.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Fe2+和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
C.混合物中,FeO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Fe比Fe2O3的物质的量多![]() |
D.混合物中,Fe2O3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Fe比FeO的物质的量多 |
当向蓝色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时,观察到首先生成蓝色沉淀,而后沉淀又逐渐溶解成为深蓝色的溶液,向深蓝色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又生成了白色沉淀:将白色沉淀加入稀硫酸中,又生成了红色粉末状固体和SO2气体,同时溶液呈蓝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分析推测,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A.Cu2+和Ag+相似,能与NH3结合生成铜氨络离子![]() |
B.白色沉淀为+2价铜的某种亚硫酸盐,溶于H2SO4发生复分解反应![]() |
C.白色沉淀为+1价铜的某种亚硫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只发生了氧化反应![]() |
D.反应过程中消耗的SO2与生成的SO2的物质的量相等 |
用即热饭盒盛装食物,可以得到热烘烘的饭菜。原因是即热饭盒的底部装入混有镁、铁粉末的高密度聚乙烯,进行简单的操作后水和镁就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热量便可使食物变热,其中铁可能是()
A.一种反应物 | B.催化剂 | C.起导热作用 | D.增大镁与水分子的接触机会 |
某同学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出现小气球鼓起来的现象,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试剂可能是()
A.二氧化锰和浓盐酸 | B.铁与浓硫酸![]() |
C.铜与浓硫酸 | D.过氧化钠和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