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所有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都遵循构造原理②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都是越来越大③分子中键能越大,表示分子拥有的能量越高④所有的配合物都存在配位键,所有含配位键的化合物都是配合物⑤所有含极性键的分子都是极性分子 ⑥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⑦所有的原子晶体都不导电
A.①② | B.①⑥ | C.③④⑤ | D.⑥ |
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c(H+) | B.Ka(HF) | C.c(F-)/c(H+) | D.c(H+)/c(HF)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1.00molNaCl的水溶液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 |
B.1.00mol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 |
C.欲配制1.00L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NaCl溶于1.00L水中 |
D.电解58.5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 |
右图表示反应X(g)4Y(g) +Z(g)△H < 0,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第6min后,反应就终止了 |
B.X的平衡转化率为85% |
C.若升高温度,X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 |
D.若降低温度,v正和v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小 |
用0.10 mol·L-1的盐酸滴定0.10 mol·L-1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c(NH4+)>c(Cl-),c(OH-)>c(H+) |
B.c(NH4+)=c(Cl-),c(OH-)=c(H+) |
C.c(Cl-)>c(NH4+),c(OH-)>c(H+) |
D.c(Cl-)>c(NH4+),c(H+)> c(OH-) |
如图是稀酸对Fe-Cr合金随Cr含量变化的腐蚀性实验结果.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稀硝酸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比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弱 |
B.稀硝酸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6HNO3(稀)= Fe(NO3)3 + 3NO2↑+ 3H2O |
C.Cr含量大于13%时,因为三种酸中硫酸的氢离子浓度最大,所以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最强 |
D.随着Cr含量增加,稀硝酸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减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