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分析诗中“催”、“转”二字的妙处。
第二三两联诗句对全诗有哪些作用?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米元晖潇湘图二首
尤袤
(一)
万里江天杳霭,一村烟树微茫。
只欠孤蓬听雨,恍如身在潇湘。
(二)
淡淡晓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
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浮家。
(1)第一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答:
(2)第二首诗中的“安得”二字反映了诗人内心怎样的矛盾?如此作结,有何妙处?
答:

阅读下面的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
白朴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补注:忘机友:古人称毫无机巧之心的朋友。傲杀:傲视
(1)曲中刻画的烟波钓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
开头两句和“点秋江白鹭沙鸥”句,皆为景物描写,试析其对刻画烟波钓叟这个艺术形象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未展芭蕉
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1)诗歌首句描写未展芭蕉,从哪两个方面设喻?
(2)诗歌前两句由物及人,“芳心犹卷怯春寒”一句展现了怎样的画面?请具体描述。
(3)诗中的“会、暗”两字,对深化诗的意境有重要的作用,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灞陵行送别
李白
送君灞陵亭①,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②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③愁绝不忍听。
[注]
灞陵亭:在今西安市灞桥附近,汉时所设,用以检查来往行人。唐时在此设立驿站,长安人送客东行时,即在此折柳赠别。
王粲:东汉人, “建安七子”之一。初平三年(192年),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人在长安作乱,十七岁的王粲从长安往荆州避难,写下著名的《七哀诗》,诗中有“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的句子。
③骊歌:指《诗经》之逸篇《骊驹》,是一首离别之歌。
诗歌是怎样烘托浓郁的离别气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落日”与“浮云”在古诗经常连用,如“浮云蔽日”之类,你认为在本诗中这两个意象的结合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清平乐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注】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1)这首词写了词人几个生活阶段?请具体概括。
答:
(2)这首词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的内心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