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学者以每平方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03人/平方米,农业时期为40人/平方米,工业时期为160人/平方米。该资料反映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 | B.资源 |
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 D.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
图3为江苏省200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0-14岁人口比例为10% |
B.15-64岁人口比例为80% |
C.65岁以上人口比例比0-14岁人口比例小 |
D.人口年龄结构年轻 |
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①1955年,新疆招收广东等地知识青年0.38万人
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
③1947年印巴分治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
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图2表示某国的人口金字塔,读图回答问题。 1999年该国5-9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约是
A.5.2% | B.2.5% | C.2.2% | D.8% |
1999年至2025年,人口的变化特点是
A.40-44岁的女性人口将增多 |
B.55-59岁的男性人口将减少 |
C.人口老龄化更加严重 |
D.人口总数将增加 |
读 “X、Y两国人口数据表”,完成问题。
人口密度(人/km2) |
出生率(‰) |
死亡率(‰) |
|
X国 |
108 |
42 |
18 |
Y国 |
275 |
6 |
7 |
具有X国人口状况特征的国家最多分布于
A.欧洲 | B.大洋洲 | C.非洲 | D.北美洲 |
Y国可能是
A.印度 | B.俄罗斯 | C.德国 | D.坦桑尼亚 |
造成X、Y两国人口自然增长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经济条件 | B.气候条件 | C.历史条件 | D.地形条件 |
读图1“人口增长模式与总人口变化示意图”,完成问题。阶段Ⅰ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阶段Ⅱ总人口的变化特点是
A.迅速增长 | B.缓慢增长 | C.迅速下降 | D.保持不变 |
某国2009年的出生率为4.3‰,死亡率为4.4‰,该国处于图中
A.阶段Ⅰ | B.阶段Ⅱ | C.阶段Ⅲ | D.阶段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