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1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2%,2010年1到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2%。回答问题。 一般说来,当CPI增幅大于3%时我们称为通货膨胀。判断社会经济生活中是否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是看
①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
②商品价格总额超过价值总额,货币持续贬值
③国家发行的货币数量超过上一年发行的数量
④物价总水平不断上涨使居民购买力普遍下降
| A.①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是由
| A.物价上涨造成的 | B.人民币升值造成的 |
| C.社会总需求与社 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 |
D.市场疲软造成的 |
面对当前CPI不断走高,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我国政府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①采取法律手段,调控商品市场价格 ②提高工资和保障低收入者的收入
③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商品供给 ④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小幅加息
|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为跑赢CPI,有人将手中的人民币换成黄金。从一定意义看,这种做法的合理性在于
| A.纸币只是价值符号,黄金是一般等价物 |
| B.黄金作为贵金属,其价值量比纸币大 |
| C.黄金作为金属货币,其本身具有保值的功能 |
| D.投资黄金是避免风险的有效措施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注意的问题有( )
①它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和可持续发展互动协调发展的过程
②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不能犯“急于求成”的错误
③关键在“全面”,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都面临着非常艰巨的任务
④关键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因为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性标志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省长吕祖善指出,全面小康须惠及全民,底线是消除绝对贫困。消除绝对贫困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________的新要求。( )
| A.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
| B.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 C.建设生态文明 |
| D.率先实现现代化 |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额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总额的24%,但自主品牌不足1%,且没有一个世界品牌;我国彩电、手机、计算机等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关键芯片依赖进口。材料启示我们( )
| A.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
| B.增强发展的紧迫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 C.我国经济工作的中心应转移到创造世界品牌上来 |
|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建设生态文明 |
东北地区由于其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有望在2015年左右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部地区的基础虽然比东部和东北地区差,但其发展速度可圈可点,有可能在2017年左右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这说明( )
| A.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
| B.实现全面小康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艰苦奋斗 |
| C.2017年以后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将彻底消失 |
| D.我国地区发展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途径是( )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决、发展生产力 |
| B.坚持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
| C.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
| D.以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