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学校制定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预案、工作方案。这表明
A.认识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 B.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活动 |
C.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之一 |
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这是因为
A.改革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B.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C.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 |
D.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
在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中,对某一事物的“习惯性”思维往往制约着人们的发明眼界。而对这种“思维定势”的有意识破除,则可能使人们产生出许多新的发明和创造。这就要求我们
A.解放思想,破除一切传统观念 |
B.要有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
C.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就能提出、解决新问题 |
D.进行逆向思维是发明创造的前提 |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2014年3月,国务院支持、确定福建省成为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孩等多个方面开展先行先试。这表明
A.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 |
B.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
“道虽迩(注:迩音er,意: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选自《苟子·修身》)。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④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在一个企业内,如果投资占l分,科技占3分,管理则占6分。”采用科学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说明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优越性
②人能够改变规律服务于自己的需要
③统筹全局能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④系统具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特征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