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员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
①化学消毒 ②灼烧灭菌 ③干热灭菌 ④紫外线灭菌 ⑤高压蒸汽灭菌 ⑥巴氏消毒法
A.⑤③②①④⑥ | B.①②③④⑤⑥ | C.⑥②③④①⑤ | D.③④②①⑥⑤ |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A.核苷酸 | B.核酸 | C.DNA | D.RNA |
已知小麦无芒( )与有芒( )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为了确定基因 是否突变为基因 ,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A. |
♂无芒×♀有芒(♂ ) |
B. |
♂无芒×♀有芒(♂ ) |
C. |
♂无芒×♀无芒(♂ ) |
D. |
♂无芒×♀无芒(♂ ) |
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 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 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 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 1植株自交,产生的 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
A. | 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
B. | 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 |
C. | 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 |
D. | 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 |
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
B. | 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 |
C. | 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
D. | 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
在某植物根尖每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都有40条染色体。下表中,能正确表示该植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的是()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
染色体/条 |
染色单体/条 |
染色体/条 |
染色单体/条 |
|
甲 |
10 |
20 |
20 |
10 |
乙 |
10 |
20 |
20 |
0 |
丙 |
20 |
40 |
20 |
10 |
丁 |
20 |
40 |
40 |
0 |
A. |
甲 |
B. |
乙 |
C. |
丙 |
D. |
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