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5年来,我国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2010年我国GDP居世界的位次由2005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人均GDP已经超过3700美元。同学们从中可以领悟到的哲学道理是
①要善于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要注意分清主流和支流
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④ |
光明网载文强调,在入党的结构和比例问题上,不能搞“一刀切”,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因为()
A.实事求是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 B.从实际出发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
C.事物之间毫无共性可言 |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
2007年7月27日人民网载文指出,新农村建设既要防止一哄而起的短期行为,又要避免急躁、简单的方式,切实把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一哄而起的短期行为和急躁、简单的方式违背了()
A.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
C.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 D.形而上学的均衡论 |
“忠孝”是儒家传统的核心要义之一。在封建的等级社会,“忠孝”往往意味着效忠皇上或儿子无条件服从父亲。但在今天,“忠”多指忠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孝”也不是“愚孝”,而是地位平等下的法律和道德义务。“忠孝”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含义表明()
A.经济利益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因人而异 |
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
D.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 |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从哲学角度,这要求我们()
A.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 B.认真学好书本知识 |
C.把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 | D.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
有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这告诉我们()
A.理论对社会和个人的进步起推动作用 |
B.实现人身价值需要一定的主观条件 |
C.人的主观能动性制约着客观规律性 |
D.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