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认识主要基于()
A.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
B.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 |
C.二战后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 |
D.欧洲国家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 |
捷克斯洛伐克驻英公使扬马萨里克:“如果你们牺牲了我的国家而能保住世界和平,我将是第一个向你们欢呼的人;但是如果不能,那么,先生们,愿上帝拯救你们的灵魂吧。”这里的“先生们”指的是()
A.希特勒、墨索里尼 | B.罗斯福、丘吉尔 |
C.斯大林、张伯伦 | D.张伯伦、达拉第 |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根据自己在十月革命的亲身经历,撰写了《震撼世界的十天》。他在书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单纯而又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下列各项中最能反应他们共同愿望的是()
A.布尔什维克党颁布《四月提纲》 | B.布尔什维克党颁布《土地法令》 |
C.布尔什维克党颁布《和平法令》 | D.布尔什维克党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为“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 D.调整德国与法国的关系 |
由南美各国足球俱乐部冠亚军参加的足球联赛被冠名为“解放者杯”,是为了纪念“南美解放者”,他率军最后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军。他是()
A.玻利瓦尔 | B.伊达尔哥 |
C.杜桑·卢维杜尔 | D.圣马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