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 20世纪50年代,在塔里木河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到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流量锐减。现已断流320 km,大西海子水库作为储水的载体已不复存在。
造成河流断流的原因是  
①塔里木河上游大规模开垦,农业灌溉及生活用水大增 
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进北移,降水量减少 
③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④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北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大西海子水库干涸,可能引发的变化有

A.不再存在生态系统 B.地下水位上升
C.沙漠面积扩大   D.该水库防洪能力丧失

该流域合理整治的措施有
①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 ②加快开荒,种植粮棉 
③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④开采地下水,保护地表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纽约曼哈顿有两个中心商务区,一个是华尔街地区,白天人来人往,晚上人去楼空,成为“空心城”;另一个是以洛克菲勒大厦为中心的商业区,白天游人如织,夜晚歌舞升平,成为“不夜城”。据此回答14~15题。
“空心城”反映中心商务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A.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B.建筑物高大稠密
C.人口数量昼夜差异大 D.内部分区明显

“不夜城”和“空心城”说明纽约的

A.城市化现象明显 B.城市功能区分化明显
C.城市化速度快 D.城市经济活动畸形发展

图4中箭头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资金、技术、工业、人口流动方向,读图回答。

产生图中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中心城区环境质量下降,地价上涨
B.市区交通通达度低
C.郊区比市中心经济更发达
D.郊区生产协作条件好

下列城市中,这一现象最不明显的是

A.伦敦 B.东京 C.上海 D.泰州

图3为某城市发展阶段图,读图完成。

能正确反映Ⅱ阶段该城市人口密度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两者之间关系的是

Ⅱ阶段城市最不会发生的现象有

A.交通问题得以缓解 B.与周边地区温差变小
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D.农业用地不断减少

下表为某岛国人口数量的相关信息,能体现其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45万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5万
2006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
30万
预测2010年供养的人口数量
35万

A.45万、25万 B.25万、30万C.30万、35万 D.45万、35万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年增加,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了1.2亿。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除流出地的“推力”(如气候严寒、文化教育落后等)外,还有流入地的“拉力”(如生活条件好等)。此外,人口的流动还要受到“中间阻力”(如技能、费用、亲情等)的影响。阅读上述材料,完成。
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的方向主要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乡村
C.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人口密度的差异
C.人均寿命的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