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东北亚地区各国在资源、人口、科技、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近年来,中、俄、韩、日、蒙、朝等国积极推动东北亚经济合作。2011年1月1日,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中俄还将在水泥、建材、林业加工等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
材料二:近年来,东北亚多数国家都在寻求建立旨在消除对抗、寻求合作、不针对第三者的新型多样的双边关系。包括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日“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中朝“传统友好合作关系”、日俄“相互信任伙伴关系”、日韩“2l世纪新伙伴关系”、韩朝“和解合作关系”、韩俄“面向21世纪和未来的伙伴关系”、朝俄“友好合作关系”等。
(1)结合材料,请分析加强东北亚经济合作的经济学依据。
(2)说明东北亚国家之间构建新型多样双边关系是怎样体现辩证法联系观的?
山东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山东省提出了加快文化强省的一系列措施: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要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载体建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等。这些措施必将大大加快文化强省的步伐。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上述文化强省系列措施的依据。
2010年5月19日,在西班牙国家舞蹈团的热情舞步中,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节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拉开大幕。本届文化多样性节以“多样性奇迹”为主题,以第十届“相约北京”联欢活动为主会场。来自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55个艺术团体将以音乐、舞蹈、戏剧、展览等多种艺术形式,向人们展现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多姿多彩的文化画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具有开拓意义的大型多边活动,它为世界各国文化艺术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有利于推动不同文化的对话与合作,以前只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所在地巴黎举行,今年是首次选择在其他城市举办。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我国在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文化创新?
邢台市威县女孩刘云锐,六年前父亲去世,她带着患精神疾病的母亲上完中学。2014年高考中被石家庄学院录取,她带着妈妈上大学,勤工俭学,一边求学、一边照顾妈妈,她的故事引起了河北电视台和《牛城晚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打动了无数读者。
(1)请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推广中华传统文化中孝道伦理的积极作用。
(2)就青年学生更好地弘扬传统孝道伦理提两点方法论建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美丽中国”这一美好建设蓝图,为全国人民描绘了一幅“美丽中国”的未来景象。
十八大报告原文中提到“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其内涵是对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的继承和发展。
依据所学哲学知识,谈谈怎样才能建设“美丽中国”?(12分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在网上发邮件、查询资料、下载软件、购物等,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有些人认为,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黄色内容,对人们精神世界带来消极影响。更严重的是,有些考生沉迷于网吧,严重地影响了学业和健康。
(1)运用辩证法知识对上述两种看法进行分析。
(2)对互联网存在的弊病,用哲学观点说明应该如何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