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每年约有2万平方千米的热带草原被破坏。环保人士指出,必须严格制止破坏草原的行为,有效利用现有的农业用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巴西热带草原的形成原因是:
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B.受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交替控制 |
C.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控制 |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交替控制 |
图中甲地是世界著名的咖啡种植园,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主要有:
①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②地处低纬,气候湿热 ③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
④东临太平洋,海运便利 ⑤农业科技水平高 ⑥国内外市场广阔
A.①④⑥ | B.②③⑤ | C.①④⑤ | D.②③⑥ |
有关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汽车的高温引擎产生氮的氧化物,直接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 |
B.核能发电以铀235为燃料,产生的核废料具有放射性,需妥善处理 |
C.使用无铅汽油主要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显著降低温室效应 |
D.电镀工厂若直接排放含高浓度铜、锌、铬等离子的废水,会造成环境污染 |
下列做法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 )
A.居民的家中冬季用煤炉取暖 |
B.城市和乡村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
C.将工厂排放烟的烟囱加高 |
D.将城市的固体废弃物运到农村倾倒 |
下列污染原因与结果搭配不正确的是 ( )
A.氟里昂等排放物——臭氧层破坏 |
B.大量使用农药——土壤和水污染 |
C.砍伐森林——酸雨 |
D.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全球变暖 |
读“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回答问题。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 B.水土流失 | C.土壤盐碱化 | D.地面沉降 |
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 |
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 |
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 |
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 |
读表,回答问题
嘉峪关市2003年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情况(单位:万元)
年份 |
农业 |
林业 |
牧业 |
渔业 |
2002年 |
9430.29 |
85.24 |
2238.96 |
62.75 |
2003年 |
10750.08 |
376.40 |
2506.16 |
54.75 |
2003年产值增长幅度最快的是
A.农业 | B.林业 | C.牧业 | D.渔业 |
该产业迅速增长最不可能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A.导致生态环境更加脆弱 | B.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 |
C.保护了生态环境 | D.减轻了环境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