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代中后期一位商人,多年来从事丝绸产销业,由于生意兴隆,从而雇用了5位技术工人协助生产。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手工业与农业进一步分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在古代中国封建社会里,一个村落往往生活着一姓家族或几姓家族,他们建立自己的家庙以祭祀祖先。这种传统来自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井田制 D.嫡长子继承制

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李峰综合运用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略。对二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司马迁的观点属内因决定外因论,符合历史事实
B.李峰的观点有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为依据,其他史学家必然接受
C.两人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西周灭亡的原因,均有一定道理
D.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断,不足为信

这是台湾某教科书对历史上某个时期的解释,该时期是()

A.夏商西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三国
D.两晋南北朝

《三字经》中所说“周辙东,王纲堕。”透视出的深层政治信息是()

A.统治中心实现转移 B.宗法分封制度走向解体
C.君主权威发生动摇 D.社会伦理道德面临崩溃

与“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一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
B.商朝的内外服制度
C.西周的分封制
D.秦汉的郡县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