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非洲大陆,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自然带的名称:                                                      

A. B.
C. D.

(2)A→B→C→D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          为基础的,它的形成主要是受        的影响,表现为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          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电子垃圾是困扰全球的大问题。特别是发达国家,由于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电子垃圾的产生速度也更快。据统计,德国每年要产生电子垃圾180万吨,法国是150万吨,整个欧洲约600万吨。而美国更惊人,仅淘汰的电脑很快将达到3亿—6亿台。
材料二:广东省某县的农村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农民感冒发烧,打针吃药很长时间不能好,体质也不如从前,当兵体检很多都不合格。记者前去调查,原因是:废旧电脑大量从国外进入我国,当地农民自己拆卸,从中提取大量的重金属,如:镉、汞、金、铜等物质,废弃的电路板堆放河边,而水冲刷后直接流入村边的河流,使得河水中鱼类大量死亡,人们饮用井水中出现悬浮的油状物。
(1)处理废电脑成本很高,一般采用深埋的方法,这样会对环境产生怎样的污染?
(2)对废弃的电脑拆卸后随意堆放,会对环境产生什么样的污染,结果会怎样?
(3)废弃物堆放河边,村民饮用的地下水为什么会出现油状的悬浮物?

2009年12月14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始进入实质性谈判的关键阶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向题。
材料一: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图18)。

材料二:目前,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我国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任重而道远。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个人层面看,节能环保是践行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简述生活节能的主要途径。
(2分)
(3)为什么说我国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任重而道远?_

2007年6月25日是我国第十七个“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末全国耕地面积必须确保不低于18亿亩。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不同年份耕地面积统计表(单位:千公顷)

材料二我国每年因灾害毁损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各省。灾损耕地严重的省份也是开荒面积最多的地区,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5。
(1)据统计,2005年我国东部耕地减少面积约占全国耕地年内减少面积的2/3。那么,导致这一结果的前两位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针对耕地资源锐减的突出问题,东部地区应采取怎样的对策?(3分)
(2)材料二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3)山东省是人口大省,而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面对现实,应采取哪些措施发展优质高效农业?(3分)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240



90



150



360



180

(1)说出A、B两地自然带的名称,分析美国西部这两个自然带分布狭窄及该地区地震多发的原因。
(2)分析美国大陆中部、东部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多少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成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干旱是在一定地区一段时期内近地面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水分缺乏时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普遍地存在于世界各地,频繁地发生于各个历史时期。干旱灾害不仅是自然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中国大部分属于亚洲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受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影响,在区域间、季节间和多年间分布很不均衡,因此旱灾发生的时期和程度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点。

(1)读图6可知,进入2010年以来,在我国图示地区干旱范围不断扩大,逐步从省扩展到等省区。(8分)
(2)指出甲城市名称,并结合统计表简述该城市在降水、气温方面与常年(同期)的不同及所表明的此次干旱的突出特点。(10分o)

(3)干旱不仅危及农业生产,还会促使生态环境发生恶化,同时也会引发其他自然灾害发生。就以上三方面,简要说明此次旱灾给图示地区带来的影响。(10分)
(4)依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云南省旱灾形成的原因。(8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