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
(2)M、P、Q中_________处是高级住宅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____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均气温24.6℃。
(1)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
(2)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
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直到十五世纪海路开通之前,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
喀什地区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多个国家接壤,有6个一类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区位优势明显。
喀什地区蕴藏有金、铜、铝、锌、镍、钒、钛、水晶、云母等63种矿产,石膏产量居全国前茅,蛇纹石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玉石等矿藏储量丰富。
发展“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材料二喀什所在地区简图(左下图)和深圳所在地区简图(右下图)。
(1)说明两图中的城市分布特点的异同。
(2)试比较喀什所在地区(左图)和深圳所在地区(右图)的自然特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珠江三角洲地区 |
|
地形 |
① |
以平原为主 |
气候类型 |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
② |
河流 |
河流流量少,水量小 |
③ |
矿产资源 |
丰富,能源以④为主 |
较少 |
(3)试比较说明深圳和喀什成为经济特区的优势条件。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水北调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也是继三峡工程后移民数量最大的工程。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工程按规划建成后,将使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相互连接,从而构建起“四横三纵”的中国水利地理版图。
材料二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3年第三季度正式通水,届时长江水将调至山东半岛和鲁北地区,山东、江苏等输水沿线地区将因此受益。
材料三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
(1)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根据上图判断南水北调中线与东线调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除此之外,与东线相比,中线方案的有利因素还有哪些?
(3)根据下图分析,北方________季节缺水,长江________季最适宜调水。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4)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还必须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荒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红色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等。“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背景下,受人为活动的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溶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红色荒漠化”主要是指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的土地荒漠化现象,这些地区地形以丘陵及山区为主,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
材料二我国土地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
(1)说出甲、乙两地土地荒漠化相同的自然原因。
(2)指出造成甲、丙两地土地荒漠化外力作用的差异。
(3)简述甲、乙、丙三地土地荒漠化治理的相同措施。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
材料二 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长期以来,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还远销美国和欧盟,产业整体效益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
材料三 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
(1)分析新疆适合长绒棉生长的自然条件优势。(4分)
(2)分析浙江将纺织服装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部门等保留在原地的原因。(4分)
(3)分别说出产业转移对新疆、浙江两省区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