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在北京召开。亚欧会议45个成员国领导人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通过了《关于国际金融形势的声明》,向全球展示了亚欧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决心。亚欧能携手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 A.亚欧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 B.经济全球化下面临着共同风险与利益 |
| C.中国能够主导亚欧经济发展 | D.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弊端 |
192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通过《禁止污蔑太平天国案》,蒋介石称赞说;“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但是,1930年后国民党政权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
| A.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 B.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
| C.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兴起 | D.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
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 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 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
| 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在中国近代,五四时代的思想是非常活跃的。“五四时期对人格的尊严,对人的自由,对学术的独立探讨精神,这些价值正是当前我们开发社会资本,培养文化能力,发展有创见性的理论思维、道德理性和精神价值的必要条件”。五四时期,思想多元化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各种政治力量寻找中国未来发展的道路 |
| B.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
| C.当时中国政府推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 |
| D.帝国主义对华文化侵略的放松 |
阅读示意图,造成图示现象的外部条件主要在于
| A.美、日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
| C.“实业救国“思想的刺激 | D.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
1917年6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时局杂感》:“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这主要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 A.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知和反思 |
| B.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和否定 |
| C.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
| D.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