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这说明 ( )
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 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 |
C.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 | D.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
下列实验材料的选择与该实验的目的不相符合的是
实验名称 |
实验材料 |
|
① |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
② |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过氧化氢酶 |
③ |
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
④ |
观察细胞中线粒体的分布 |
菠菜的叶肉细胞 |
A.③④B.①②③C.②④ D.②③④
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建模”方法表示微观物质的结构,图中1~3分别表示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三种大分子有机物,每种有机物都有其特定的基本组成单位。则下图中1~3可分别表示
A.多肽、RNA、糖原
B.DNA、RNA、纤维素
C.DNA、蛋白质、糖原
D.多肽、RNA、淀粉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都必然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
B.高等动物体内的非等位基因都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C.基因突变都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遗传给后代 |
D.多倍体植物的特点是种子和果实大,结实率低 |
右图表示人体的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激素、糖原和氨基酸都属于A的组成成分
B.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将会增加
C.体液调节中的信息分子通过体液传送作用于靶细胞发挥作用
D.当A液渗透压小于C液渗透压时,易导致组织水肿
玉米体细胞含有20条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玉米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组数不同 |
B.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染色体DNA分子,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和后期的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均为20条 |
C.育种学家要测定玉米基因组DNA序列,需要测定11条染色体的DNA序列 |
D.玉米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40个DNA分子 |